西单大悦城毕业生艺术展“乘风破浪”
受疫情影响,今年很多高校都取消了毕业典礼,今夏是一场安静的毕业季,很多同学猝不及防的被“推”进社会,没有毕业典礼就结束了学生时期的旅程,西单大悦城城给这份“安静”带来更多仪式感与艺术感。西单大悦城对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形式方面,克服诸多不确定因素,推动大量优秀展品落地线下。
西单大悦城此次毕业展以“乘风破浪”为主题,区别于以往单一规范化的展陈设计,赋予这场展览情怀和仪式。该展汇集4家高校(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31位优秀毕业生的作品在场内玫瑰园、查特花园及大悦酒店等公共空间呈现。
作品结合绘画、雕塑、陶瓷、影像展映、纺织、视频影像等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毕业生的作品让年轻人在西单大悦城结识更多敢拼敢闯、无畏无惧的朋友,共同编织青春梦想。更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增添温暖而激励人心的情感底色。
西单大悦城运用小区域装置艺术展与大区域分离式空间展相结合的方式,将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同写字楼、酒店进行联动,搭建一体式的艺术展览场景。从诸多作品中均可探寻当今青年艺术家对于当下社会面貌的反应和思考,例如来自中央美院毕业生刘艺超和董海洋分别带来了自己的油画作品《阳光草地》和《年轻的困局》,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年轻一代的生活态度。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刘艺超油画作品《阳光草地》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董海洋油画作品《年轻的困局》
同样来自中央美院的毕业生库德尔和罗皓则分别采用影像和油画的形式,以及西安美院的李少东以雕塑形态将各自的视角对准大自然,用艺术的方式思考和介入自然。此外,中央美院毕业生王冠与王换青的油画作品对准我们生活的周遭环境,体现出了时代的变迁。中央美院毕业生陈欣悦的国画作品《艮岳》则在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当代转化。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库德尔影像作品《循石赋彩》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罗皓 油画作品《顺其自然》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生李少东 雕塑作品《千森万象》《广寒森灵》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王换青 油画作品《城市边缘》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陈欣悦 国画作品《艮岳》

天津美术学院梦晓桐-雕塑《自由生长的梦》

天津美术学院梦晓桐-雕塑《自由生长的梦》
从迷茫、纠结的处境中逐渐挣脱出来,挣脱后幸福感和安逸感让我的思想焕然一新,这是我想要表现的。
雷晓晗-雕塑《浪潮系列》
雷晓晗-雕塑《浪潮系列》

一群等待未知事物的孩子,既是单独的存在又是某一群体中的一部分,表现生命中无法避免的迷惘与孤独。
朱仲鱼-雕塑《小山羊》
材料及形式语言的重构,对“家”的日常状态进行现场恢复,在场域中营造荒诞的想象。
中央美术学院李泉颖-雕塑《你的眼中光芒万丈》
中央美术学院李泉颖-雕塑《你的眼中光芒万丈》

将思念之情倾注在一针一线中,企盼共同努力的两人在精神世界相遇相依......
李明雨-陶艺《独角兽的下午茶》
让使用者感受童话公主般的少女感,体验“洛丽塔式”生活方式——精致优雅、纯真浪漫。
宋晓杨-陶艺《我很好,你呢》
通过作品带给大家积极的心理暗示、温暖的人文关怀以及必胜的信心与希望。
英国作家马特·海格曾说道:“不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试着去发现美。一张面孔、一句诗词、窗外的云、风力田。美可以净化思想。”疫情当下大家都在试图寻找让心灵重获新生的方式。每一段时期都会造就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大型购物中心作为现今生活的多元结合体,成为了经济、知识、文化、美学等等社会资源流动的重要中转站,是这个时代重要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换空间。
在许愿墙写下你的心愿,多一分对未来的盼望与期许。
西单大悦城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有蓬勃生长的青春和能量,这是一份毕业季的特殊纪念,也是困惑中的一丝抚慰。
北京西单大悦城是中粮集团精心打造的“国际化青年城”,长期以来积极关注和推广青年潮流,探索“精神文化体验”。此次毕业展融合多元文化,创新空间体验,商业与艺术将会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未来是更广阔的一片海域,愿莘莘学子们不负韶华,归来仍是赤子之心。